當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唱讀講傳 > 讀經典

百讀《毛選》:“機械論”和“速勝論”都是不正確的

2024-06-20 14:34:55  來源: 鯤鵬擊浪公眾號   作者:教員的追隨者
點擊:    評論: (查看) 字體: / /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要走彎路,就是S形。

  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本的強大侵略態勢和國內抗日的節節敗退,關乎抗日戰爭前途問題一時不絕于耳。

  勝利還是亡國,這是一個問題。

  速勝還是持久,這還是一個問題。

  在幻想世界是單一的、是直線的人來看,抗日戰爭要么亡國,要么速勝。

  在實事求是的人來看,世界是復雜的,充滿矛盾的,更是螺線的,抗日戰爭是持久戰且最終勝利屬于中國。

  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的人,當時有,但不多。

  然而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的人且有理有據的得出這樣得結論,還能科學地制定不同階段的戰略戰術且堅定不移地相信勝利屬于中國的人。當時也有,但有且只有一人,那就是偉大的教員。

  一切答案都在他偉大的著作《論持久戰》中。

  不信,你自己去讀讀這篇雄文感受下,不需要理性閱讀,就是感受感受就行。

  勝利還是亡國,這是一個問題。

  亡國論者,往往是主觀地、片面地看問題。也就是只看到中日戰爭中,日方軍事武器等強大和中國軍備力量弱的矛盾一方,也只看到日本暫時的猛烈攻勢和中國暫時的大步敗退。但是忽視了中日戰爭的進步與退步、多寡、政治經濟等其它因素。因此得出的結論必然是悲觀的,對前途必然是亡國的。

  對中日戰爭矛盾認識的主觀和片面,就導致其看不到中日優劣勢的轉化問題,也就是看不到矛盾的轉化,自然而然就沒有戰勝的信心。

  我們可以將這種人的認識稱作為“機械論”。在戰爭中就是所謂“唯武器論”,也就是主觀地和片面地看問題的意見。

  機械論看待戰爭,就只看到幾件新式武器就以為可以獲得最終勝利。但,戰爭是一個極端復雜的環境,“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軍力和經濟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人心才是最強大的武器,人心的團結一致,上下同欲,才是最終勝利的法寶。

  放到今日,觀中美競爭,我想我們就不能單純地以一兩件科技成果的領先,就覺得誰了不起,而是高端科技+人心劃一,更重要的是人心之齊。

  在持久戰中,人心和人力就更加顯得比唯新式武器重要多了。

  因為在長期地斗爭中,經過長期發展,難道還不能使敵我優劣的形勢確定地發生變化嗎?難道還不能促進矛盾雙方的優劣勢轉化嗎?

  速勝還是持久,這還是一個問題。

  急功近利,是人性的共性。不花費一點努力,就想躺贏,是時代的通病。人人都想速勝,速成,誰都不想持久,因為持久太累、太考驗人性和人心。

  但是想歸想,現實往往都跑出來教訓我們,嗨,老兄,這個世界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客觀世界是曲折復雜的。你還是持久點吧!

  作為教員如此偉大的人,他當然是通曉抗日戰爭中的人心的。他說:“我們也不是不喜歡速勝,誰也贊成明天一個早上就把“鬼子”趕出去。但是我們指出,沒有一定的條件,速勝只存在于頭腦之中,客觀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幻想和假道理。”

  厲害的人,就是一般人知道的他很知道,你不知道,看不到也做不到的,他還是知道且能做到。

  厲害的人,就是大眾瘋狂幻想的時候,他知道你在瘋狂和幻想,他給你指出來,還能保持高度理性和客觀地幫助你真正正確的做法是什么。

  厲害的人,就是幻想和假道理,聽過很多,但是他永遠都能主觀符合客觀規律(中日戰爭規律),實事求是。

  速勝論者的問題在于不知道戰爭是力量的競賽,在雙方決定性力量還沒有發生變化時,貿然的發動進攻,聽起來美好,但是其意見實行起來,一定不免于碰壁。

  “或者只是空談快意,并不準備真正去做。最后則是事實先生跑將出來,給這些空談家一瓢冷水,證明他們不過是一些貪便宜、想少費氣力多得收成的空談主義者。”

  急功近利的人,很多空想家,沒有務實者。本著說話不負責任,吹牛不嫌事大的精神,可勁兒地吹,坐而論道,唯獨不起身行之。于是就是一些貪小便宜,懶惰之人。

  看到這種人,最好離遠一點,不用好為人師,因為“事實先生”會做他的老師。

  不論是“機械論”下的亡國論者,還是速勝論者,根本都是認知出了問題。

  他們和持久戰論者,同最終勝利論者,最根本的區別就在于世界觀和認識論的區別。

  一句話,就是主觀符合客觀規律性的問題。

  因此,“我們客觀地并全面地估計到一切敵我情況,指出只有戰略的持久戰才是爭取最后勝利的唯一途徑,而排斥毫無根據的速勝論。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縮短戰爭的過程,而排斥貪便宜尚空談的速勝論。”

  不考慮客觀實際,或者只是片面地主觀地看待客觀實際,不論何人做何事,都要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具體地說,惟有努力于作戰多打勝仗,消耗敵人的軍隊,努力于發展游擊戰爭,使敵之占領地限制于最小的范圍,努力于鞏固和擴大統一戰線,團結全國力量,努力于建設新軍和發展新的軍事工業,努力于推動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努力于工、農、商、學各界人民的動員,努力于瓦解敵軍和爭取敵軍的士兵,努力于國際宣傳爭取國際的援助,努力于爭取日本的人民及其它被壓迫民族的援助,做了這一切,才能縮短戰爭的時間,此外不能有任何取巧圖便的法門。

  所以,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為了走直路,而要走彎路,就是S形。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根據客觀實際,竭盡一切努力,調動一切力量,轉化一切劣勢為優勢,以求“速勝”和“走直路”,此外不能有任何取巧圖便的法門。

  所以,做任何事,”機械論“和”速勝論“都是不正確的。

  正確地是具體問題具體戰略戰術,務必使得主觀符合客觀規律性。

  是為讀毛選第二卷(全)之《論持久戰》一文思考。

「 支持紅色網站!」

紅歌會網 SZHGH.COM

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的打賞將用于紅歌會網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傳播正能量,促進公平正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