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選》是一個偉大的寶藏。
嗨,大家好,我是鯤鵬,堅持解讀《毛選》,提煉其成人成事之道與術。
做偉大的事業,除了具備強大的能力之外,不要忘記最關鍵的一招兒——偉大的動員。
動員,一般指的是政治性的動員,比如抗日戰爭中,在進行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必須要進行偉大的政治動員,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動員簡單點說,就是把你要做的事的動機、目標、戰略戰術等運用動員對象易懂的方式展開宣傳,整合一切有利資源,萬眾一心齊努力的能力。
這句話中最關鍵的就是兩個詞:宣傳、整合。
宣傳:不但要會做事,更得會吆喝
埋頭做事,未必成事。埋頭做事,抬頭吆喝,一般都能成事
我是誰?
宣傳第一件事,就是讓大眾知道“我是誰”,了解清楚,跟著這個人做事,符合我的利益訴求不,最高就是是否和我志同道合。這點很關鍵,一定要將自己融入到為人民大眾謀幸福的事業中,才能獲得最大的支持和力量‘倘若只是為了個人一時私利,學習《毛選》終究是屠龍少年成惡龍。
路線錯誤,學得越多越反動,就是這個理。
我要干什么以及我要去哪里?
宣傳第二件事,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知大眾“我要干什么以及我要去哪里?”。也就是必須使得每個跟著你干事的人要知道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和他們有什么關系,如此,才能使得大家齊心一致,貢獻一切于所做之事。
怎么去?
宣傳的第三件事就是,要說明達到此目的的步驟和方法,就是說,要有一個綱領。且讓一切做這件事的人都能夠按照綱領實行起來。
怎樣宣傳?
有了宣傳的內容,宣傳的形式就至關重要,不然你就是吆喝的累死,大眾也聽不懂。所以有時“對牛彈琴”,并非是牛的不對,而是彈琴的人有問題。
就像當時的抗日戰爭的政治動員,針對當時中國民眾的不同文化程度和接受程度,就采取相符合的宣傳方式,達到最大的動員效果。比如采用“靠口說,靠傳單布告,靠報紙書冊,靠戲劇電影,靠學校,靠民眾團體,靠干部人員。”
宣傳方法一定要合民眾口味,吆喝要通俗易懂,大眾化。
不要偷懶
天底下沒有一勞永逸的事,不要偷懶。吆喝宣傳也是這樣。不要一次宣傳就覺得夠了,就覺得大眾知道了,可以做到了,如果這樣,這個世界將變得很美好和諧、簡單多了。
所以宣傳要經常做。根據事情的發展變化最新情況,和做事的大眾的生活結合起來,變成經常的運動。這是一件要取得最終勝利的絕大的事。
所以,宣傳要普遍和深入,更要經常。不要讓大多數跟著做事的人,自己去猜,甚至靠失敗的教訓來替你宣傳,要主動,不要被動,被動就要挨打。
整合:調動一切有利資源為我所用
宣傳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整合資源。而最大的資源就是人心資源。就像當時的抗日戰爭一樣,不能只是日軍炮灰覆蓋的地方的人們,知道戰爭來了,而“偏遠地區聽不到炮聲的人們,至今還是靜悄悄地在那里過活。”越是拼死活,關乎生家性命的事,就越是要普遍、深入、持久地宣傳。這可是制勝之關鍵一招兒,這一著是關系絕大的。戰爭時期武器等等不如人尚在其次,這一著實在是頭等重要。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
那我們個人做事也是一樣啊,能力還不夠,條件還不成熟沒關系,但是你得懂得整合資源,整合人力資源,整合人心齊心協力,就會創造勝利的奇跡。
所以,整合就是實現統一戰線,調動一切有利資源為我所用
所以,《論持久戰》中深藏的取得勝利的關鍵一招就是這樣一個公式:
宣傳+整合=動員=勝利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要勝利又忽視動員,叫做“南其轅而北其轍”,結果必然取消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