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縱論天下 > 自媒體號

發生在韓國的意難平

2024-06-28 11:28:04  來源: 虛聲公眾號   作者:虛聲
點擊:    評論: (查看) 字體: / /

  據央視新聞消息,6月24日,韓國京畿道華城市的鋰電池制造廠AriCell突發火災,目前已造成22人遇難,其中包括19名中國公民。

  ——韓國工廠事故,遇難工人大部分都是中國人,真的意難平啊。

  AriCell可不是普通的小作坊,而是鋰電池公司S-Connect旗下的子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在韓國非常有名。

  事發之時,大約102名工作人員在工廠工作,有一批工人在二層位置檢查電池成品并進行打包,突然之間電池發生爆炸,巨大聲響數公里之外都能聽見。

  起火后,一層的工作人員可以火速逃離現場,而二層的工作人員卻來不及逃生。因為鋰電池起火,真的難以控制。之前國內出現過多起電瓶車鋰電池起火而引發的火災,都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非??膳隆?/p>

  廣西消防曾經做過實驗:穿戴好防護服的消防員把一輛實驗用的電動車引燃。1分25秒后,測溫儀器顯示,現場溫度已經上升近500度,進入到猛烈燃燒階段。這種溫度下,大部分物料都會被燃燒。

  燃燒短短幾分鐘之后,電動車除基本的骨架,車身、坐墊、輪胎、電瓶等可燃物質皆化為灰燼。小小的電動車燃燒起來威力為啥如此大?因為電瓶車的電池都是鋰電。在元素周期表中,鋰元素的金屬活性很高,很容易與其他元素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把一塊鋰金屬扔到水里,瞬間就能燃燒起來。

  這就意味著,鋰電池一旦質量不過關,或遭遇其他因素(如充電時短路起火)而引燃,很難被撲滅,只能等其燃燒完畢。據韓國京畿道消防災難本部稱,事故發生之際,火堆里存放著3.5萬多塊鋰電池。火災爆發之后,鋰電池在高溫環境下爆炸。從冒出白色煙塵到劇烈燃燒,再到煙氣充滿整個作業空間,僅僅耗時15秒。這是典型的鋰電池引發的火災。

  當地消防隊派出了60臺設備和120名隊員,歷經幾小時后在下午三點火勢終于得到控制。其實就是鋰電池燃燒完畢之后才控制了火勢。

  這次火災雖然發生在韓國,但也足夠給所有人警醒,即鋰電池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尤其是新能源應用越來越廣泛的情況下。

  這件事情真正讓人意難平的關鍵在于,犧牲的大部分都是中國人。他們都是背井離鄉、到韓國打工賺錢謀生的群體,卻不幸遇到意外,命喪異國他鄉。

  實際上去韓國打工的中國人是一個群體。據在韓打工的中國同胞透露,AriCell電池制造廠以及周圍的工廠是中國工人的大本營。

  中國工人之所以去韓國打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賺錢?,F在咱們輿論界,大部分信息對韓國都是蔑視、調侃,但不管怎么說,韓國也是發達國家,在待遇這塊還是不錯的。韓國的最低工資標準為每小時9860韓元,折合成人民幣為51.6元,加班會上浮50%,這個薪酬標準的確比國內大部分工廠都要高出不少。如果在家門口就能把錢賺了,誰愿意去異國他鄉討生活呢?

  但這件事折射出來一個潛在的人口結構問題,大致邏輯如下:

  東亞中日韓都是制造業立國。按道理說,制造業立國的國家,一般不會輕易引進外國打工者。因為制造業立國的國家大多人口稠密,制造業的特點就是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解決本國人的就業問題。那么韓國人自己怎么不去從事制造業、而要引入中國工人呢?

  如果按照時間線看,日本制造業從朝鮮戰爭時代開始爆發,韓國制造業從越南戰爭時代爆發(晚于日本),中國制造業從改革開放之后爆發(晚于日韓)。

  在中日韓制造業爆發的年代,也是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人們收入普遍水漲船高。然而事情還有另一面:制造業爆發的過程中,也伴隨著高速的城市化建設,也伴隨著人口生育率大幅下滑。所以按照時間線,日本的人口老齡化早于韓國,而韓國的人口老齡化早于中國。

  由于老齡化和少子化的疊加,韓國的年青一代已經不足以支撐韓國制造業繼續壯大。當然韓國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就是21世紀之后,韓國著力打造流行文化領域,向全世界輸出韓流的同時,也讓韓國年輕人對從事制造業的熱情大減。隨著生育率持續下滑,日韓制造業的基礎會越來越趨向于空虛。

  再說中國,名副其實的制造業第一大國。

  但中國也有中國的問題:

  首先,中國在中低端制造業領域非常強大,高端制造業領域并不是那么理想,這就導致中國的制造業工資并不高。這也是很多人寧愿跑滴滴、美團等靈活就業崗位,而不是去工廠的原因。現在中國就業環境非常地內卷,為了多賺點工資,很多人選擇跑到國外去打工。

  其次,中國現階段并不缺乏勞力(這個趨勢越往后越明顯),中國現在人口生育率也是大幅下滑。那么可以想象,十年以后,等七零后老去時,中國的勞力緊缺現象會愈加明顯。那時候要么科技突變,用更多的機器取代人力;要么從外界引入勞動力。

  第三,中國得趕緊把制造業工人的待遇提上去?,F在中國面臨一個比較尷尬的處境就是,一方面就業內卷,基層大多數收入低、消費能力不強;另一方面各行各業產能過剩,缺乏足夠的消費市場。這明顯是社會分配機制層面出了問題。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從頂層設計入手,整個社會層面配合。

  最后再說幾句。從宏觀層面來說,東亞的中日韓如果能進行深度融合,會有很多利好。然而很遺憾,由于美國的存在,現階段日韓在政治上不可能倒向中國(日韓親華的政客都沒啥前途)。因為政治問題的存在,經濟層面也很難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深度合作,也就能勉強維持一個正常經貿往來。

  中日韓深度合作這事兒,只有美國衰落退出亞洲之后才能出現了。

「 支持紅色網站!」

紅歌會網 SZHGH.COM

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的打賞將用于紅歌會網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傳播正能量,促進公平正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