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后者體現在一個物上,并賦予這個物以獨特的社會性質。——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922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正確處理不同形態資本之間的關系,在性質上要區分,在定位上要明確,規范和引導各類資本健康發展。——習近平(2022年4月29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我的一點意見
最近討論資本的文章不少,我感到多有曲解馬克思而為資本捧場之嫌,在理論上基本都站不??!
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社會生產關系。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把作為社會屬性的資本,混同于一般商品進行二重性(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分析,顯然是荒謬的。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資本在其運動中,當然要通過各種物的形式(如生產資料、商品、貨幣等)表現出來,以承擔資本運動不同階段的職能,但各種物只是資本本質的職能表現形式。無論是生產資本、商品資本還是貨幣資本,其本質都不是物,而是特定的(體現對生產資料及剩余勞動占有關系的)社會生產關系。這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常識。所以我認為,對我國具體條件下的資本分析應該規范在社會屬性的論域內進行。
首先,要從社會生產關系性質上,把私有資本與公有資本的性質嚴格區別開來。不能為了利用資本,就把這兩種根本不同的資本性質捆綁在一起,混為一談,甚至把私有資本也當成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而否定其資本主義剝削性質。
其次,要看到公有(國有、集體)資本雖然采用“資本”稱呼(改開前是用“資產”和“資金”稱謂),但其社會屬性本質上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其對生產資料及剩余勞動的占有關系與私有資本的占有關系根本不同,并由此決定了在其運行方式上與私有資本也有本質性區別。
第三,要看到只有在公有制真正占主體地位、國有經濟真正起主導作用的前提下,我國私有資本在功能發揮上才具有兩種作用:一種是在國家政策法規和國有經濟引導下為社會主義經濟服務的作用;一種是對工人階級剩余價值的剝削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再生產的作用。而后者正是我們必須進行限制和管控的。
總之,離開社會生產關系去談資本性質和發揮資本作用,那就不是什么創新發展,而是從根本上背離馬克思主義,是搞修正主義。
以上個人理解,供參考。
二〇二二年六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