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非常詭異的現象,中國很多著名的作家、學者,只要一談起莫言,立馬就變得神志模糊,是非不分,胡言亂語起來。
比如有位小說家用詩一般的語言說:
“中國出了個莫言,這是中國文學的榮耀。百年以來,他是第一個讓作品生出翅膀,飛到了五洲四海。”
這句話一下子就把地球村的人都給說得目瞪口呆了。
全世界學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早在東周時期,儒學就傳入東亞諸國,具有廣泛影響。經過漢代、隋唐直到明朝,東南亞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儒家文化圈,并向輻射世界。
《詩經》翻譯已經有了三百多年的歷史和十分廣泛的實踐基礎,僅英語翻譯也已經有了逾百年的歷史,世界上幾乎每一種主要文字都已經有了《詩經》譯本。
1662年出版的《中國智慧》是第一部中拉雙語對照的儒家經典譯著。上海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所藏版本是國內的孤本,僅存《論語》部分,已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四書” “五經”之后,中國其他文學作品也開始進入歐洲人的視野,19世紀以來,包括四大名著在內的中國作品廣泛進入西方世界。目前所知最早的四大名著翻譯是《三國演義》。英國人湯姆斯將該小說的第八回與第九回譯成英文,題為《丞相董卓之死》,發表在1820年的《亞洲叢刊》上?!端疂G傳》的第一個節譯出現在1834年,德國漢學家威廉·碩特將小說第一回和有關武松的片段翻譯成德語。19世紀末,英國人裘里翻譯了《紅樓夢》。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在1913年將《西游記》翻譯成《天國之行》,第一次以英文單行本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西游記》的故事。但在書中,唐僧變成了傳播宗教的圣者化身。
19世紀,美國外交官衛三畏(S.W. Williams 1812—1884)首次單篇翻譯了《聊齋志異》中的幾個故事,1889年,滿清駐法國使節陳季同在巴黎加勒曼·萊維書局出版《中國故事》,其中選譯了《聊齋志異》中《王桂庵》《白秋練》《青梅》《香玉》《辛十四娘》《陸判》《喬女》《仇大娘》。
近代中國作品被翻譯成外文的不計其數,最具代表性的當數魯迅,1926年梁社乾英譯的《阿Q正傳》(The True Story of Ah Q)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揭開了魯迅小說英譯的序幕,此后《吶喊》《彷徨》中的作品不斷被翻譯出來,有的還被多次翻譯。魯迅先生的文章曾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語等50多種文字。
在對世界影響最大文學作品中,就不能不提到毛澤東詩詞。毛澤東詩詞以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宏偉的藝術氣勢走出國門,成為世界人民所喜愛的藝術珍品。1937年,美國記者斯諾把毛澤東的《七律·長征》英譯文收進《西行漫記》向全世界披露,標志著毛澤東詩詞正式走出國門、邁向國際。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毛澤東詩詞》被大量翻譯成英文,先后又被轉譯或直接翻譯成法、俄、德等其他數十種語言文字。據統計,截至20世紀末,已經出售的毛澤東詩詞集達7500萬冊。與此同時,國外的學者專家還發表和出版了許多評介和研究毛澤東詩詞的文章和專著。到目前為止,已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把毛澤東詩詞作為詩歌藝術專門課題進行研究。
無論從哪方面說,莫言也不是“第一個”讓作品飛向世界的人?。?/strong>
這位著名作家還說,莫言“是山東人,有孔夫子,這是他的教育。”
可是,莫言究竟有怎樣的孔子呢?
這不禁讓人又想到了孔子誅少正卯的五條理由:
《荀子·宥坐》“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于人,則不得免于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處足以聚徒成群,言談足以飾邪營眾,強足以反是獨立,此小人之杰雄也,不可不誅也。”
孔子指出少正卯有五種罪惡,第一是事理通達而用心險惡;其二行為怪異,反傳統而意志堅定;其三是言論荒謬卻能言善辯;其四是對異端邪說的記憶力強大,知識淵博;其五是把順應非正統的歪理邪說,如同江河泛濫一般,把違背道德的思想傳播到四面八方。
孔子認為少正卯這五種罪惡不除必定天下大亂。有史料為證,孔子誅少正卯之后,天下太平:
《史記·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于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涂,涂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淮南子·氾論訓》“孔子誅少正卯而魯國之邪塞,子產誅鄧析而鄭國之奸禁。”
人類文化世界總是在雙向互動,彼此借鑒,相互欣賞的過程中走向融合的,而現在我們的某些文人卻片面堅持“以洋為貴”的觀點,認為只要是在外國獲獎的,被翻譯成外文的,就一定是為國爭光了,實在是不得要領的。
莫言的作品,實際上是丑化、侮辱中國人的并且達到了200年來丑化中國人的巔峰。比如《靈藥》辱軍,比如《酒國》中的“吃人肉”傳統,比如在作品中對母親的種種齷齪描寫,怎么可以把這樣令人發指的東西當作“金”往自己臉上貼呢?
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本次演講附錄兩篇小說,另外還有一個話劇《秋田狗神跡》,推薦網友自行閱讀。
謝謝!
2024年6月28日星期五
【附錄】洋鸚鵡(小說)
頌明凌晨起床之后,為五峰漁洋關上網課的小朋友寫了首七古。
孫子來了:“爺爺,今天我同學的爺爺請您去做客。”
“開什么玩笑,素昧平生的我去做什么客?”我想也沒想就一口回絕了。
“您先別回絕啊。”孫子說,“您聽我把話說完再做決定也不遲。
“有話快說。我還得遛彎呢。”“我們邊走邊說。”
孫子遞過拐杖,“我說您讓貧窮限制住了眼界您還不服氣。我同學家有一只鸚鵡,您猜值多少錢吧?”
“一只鸚鵡能值多少錢?往貴了說,1萬多到頂了吧?”
孫子冷笑了一下:“1萬多只夠買它的一只食罐。”
“你就可勁吹吧。你說值多少錢?”我和孫子就是一對歡喜冤家,經常斗嘴。
“100多萬!” 孫子乜斜了我一眼,“嚇著您了不是?”
這還真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什么鳥能值100多萬?我決定去見識見識。
孫子開車把我帶到了別墅區,這里住的都是有錢人家。這位同學是個混血兒,媽媽是中國人,爸爸是美國人。他家在中國和美國都有企業。
同學把我介紹給了他的爺爺,一個長著白胡子的高大老頭。“久仰久仰!”原來這老頭是個中國通,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幸會幸會。”我還了一個抱拳禮。
“聽您孫子說您一天寫一篇小說。真是高人。我很想向您請教中國文學。”
“他就是瞎吹。我才疏學淺,不過自娛自樂,何足掛齒?我聽說您有一只很會說話的鸚鵡,很想見識見識。”
“我知道您出身大戶人家,過去也喜歡玩鳥。”
看來這位洋老頭還真是對我做過功課,連這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兒他也知道:“我父親過去也是養過幾只鳥的,不過都是八哥、鷯哥、畫眉等本土鳥。洋鳥倒是沒見過。”
“我這只是美洲鸚鵡。你不管教它什么話,它一學就會。”洋老頭很是得意。我越發地好奇,隨他來到花園,鳥籠擺在一只石桌上。
我走上前對它說:“你好!”
“Hello!”
“你好!”
“How are you? ”
“你好!”
“Ye!”
“你好!”
“How do you do?”
“你好!”
“Chin-chin!”
累死我了。我抬起頭問:“你不是說它什么話一學就會嗎?怎么全說成英文了?”
“這就是它的金貴所在。要是說中文就一錢不值了。”
我一聽這話頓時氣不打一處出:“你怎么可以這樣說話?!”
“老先生,別生氣。我只不過說了句實話而已。比如你,一天一篇小說,應當算奇才了??墒悄銓懙闹皇侵形木鸵晃牟恢?。要是寫成英文那就會譽滿全球了!”
2020年5月8日星期五
【小說】夕陽如織
一
宋老頭郁悶了。
他每次絞盡腦汁想出的小說題目總會撞車。孫子因此取笑他:“連個新鮮的題目都想不出來還寫什么小說啊?第一個把女人夸作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就是蠢才了。你小說的題目恐怕都已經是第N個了吧?既然江郎才盡,不如知趣歇著。”
宋老頭那個氣啊,簡直是七竅生煙了。任誰諷刺他都不在乎,單單怕孫子挖苦。這就叫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宋老頭又想寫小說,腹稿已經打好了,就是想不出好題目。仿佛天下小說的題目早被人用光了。
宋老頭站在小區花園的樹林邊,夕陽的余暉透過密密匝匝的樹葉縫隙,絲絲縷縷地泄露下來,在眼前織出了一幅熠熠生輝的立體畫。宋老頭打了一個激靈,失聲喊道:“有了!”他立刻彎腰撿起一塊小石子在地上寫了“夕陽如織”四個字。
手機響了,是孫子打來的:“爺爺,你去哪了?趕緊地回來。你有大喜了!”
“我有大喜?我能有什么大喜?莫非孫子帶女朋友回來了?”宋老頭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剛進門孫子就沖著他大喊:“快去換身衣服。我同學的爺爺請你去呢??禳c。”
“你同學的爺爺?還是那個洋老頭?還是叫我去看那只洋鸚鵡?我才不去呢。”宋老頭犯了倔。
“這次不是看洋鸚鵡了,是看一個洋人。”
“洋人有什么好看,不就高鼻梁藍眼睛嗎?是女人嗎?”
“不是,是個男人。洋老頭。”
“拉倒吧。土老臉看洋老臉。我才不去呢。”
“這次你肯定想去。你知道你要見的這位洋老頭是誰嗎?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
“諾獎評委?真的假的?那我是得去會會他。”宋老頭早就想找諾獎評委說道說道了。
二
“Hello!”洋老頭很熱情。
“好多油多?”宋老頭冒充自己也懂洋文。
洋老頭爽朗大笑:“其實你不用說英語。我是個中國通,著名漢學家。我們溝通完全沒有問題。”
“敢問閣下尊姓大名?”宋老頭盡量表現得斯斯文文。
“在下免貴姓馬。M·Largs.”
“哦——”宋老頭失聲笑了。
“你笑什么?你認識我?”洋老頭覺得宋老頭笑得有點莫名其妙。
“認識認識。哦,久仰久仰。你不是那啥,麻辣雞絲嘛。老熟了。”宋老頭藏不住馬腳了,開始粗俗起來。
孫子同學的爺爺趕緊請他們坐下:“Coffee or tea?”
“咖啡吧。”宋老頭心想老外肯定要喝咖啡的,就客隨主便吧。
“茶。來杯綠茶。”洋老頭心想既然來到了中國當然要嘗嘗中國綠茶。
孫子同學的爺爺笑了起來:“中國綠茶里飄著歐美咖啡的香味。”
“精辟!”M·Largs豎起來大拇指,又補充了一句“You are a poet!”
三
寒暄過后,談話進入正題了。M·Largs說:“莫言讓中國的文學走向了世界。這是中國的光榮。”
“此言差矣。”宋老頭擺擺手,“他代表不了中國文學。打個比喻吧,你們不過是看到了一只打著洋腔的土鸚鵡而已。真正的中國文學,你們還不懂。”
M·Largs睜圓了眼睛,攤開雙手聳了聳肩膀:“這只能說明你無知。我是著名漢學家,研究了從《詩經》到《豐乳肥臀》全部的中國文學。你怎么會認為我不懂中國文學呢?”
“因為你沒有見過中國老百姓的文學,真正的民間文學。不懂中國民間文學你永遠也入不了漢學的門。而且,說句不大禮貌的話,你這里缺了一樣東西,只能算個MENWAIHAN, YOU KNOW?”宋老頭指了指腦袋。
“缺了什么?那就請你說來聽聽。” M·Largs 還當真了。
“你真要我說???是你要我說的啊。”宋老頭又開始裝了,“我可要用民間文學說了啊。不過真說了也沒事,反正你聽不懂。”
“請不要兜圈子了??煺f吧!” M·Largs有點不耐煩了。
宋老爺正要張口,又把嘴合上了,對著孫子同學的爺爺招了招手:“你這里有紙筆嗎?我還是寫出來吧。就算我說了諒他也聽不懂,記不住。不如寫了讓他帶回去慢慢研究。”
孫子同學的爺爺拿來了文房四寶。宋老頭端了個架子,歪歪斜斜地寫了四句詩,邊寫邊說:“瞧好了啊,你就缺這個”——
一知半曉矢口言,遇見立刻成知音,
豐收喜訊接連到,不見雨雪落地心。
“這就是傳說中的丑書?” M·Largs問。
“慚愧得很,我這不是丑書,而是字寫得太丑。我自幼愚而不安,學而不精。字寫得不堪入目。不過我不是炫字的。重點在詩上。我諒你看不懂。”
M·Largs誠實地點點頭:“我確實沒看懂。能請你解釋一下嗎?”
“我解釋了你還是不會懂。”宋老頭拿捏起來。
“為什么呢?”
“因為我是三弦。你只是把椰胡。”
“你說我是夜壺?你敢罵我?” M·Largs憤怒了。
宋老頭連連擺手:“您誤會了,您誤會了。我怎么會罵您呢?小龍啊——”宋老頭大聲喊著孫子,“你快把我送給M·Largs先生的禮物拿過來。”
老宋頭的孫子把禮物遞了上來。是一把面板為桐木,半邊椰子殼琴筒的胡琴, 十分精致。
“這就是椰胡。區區薄禮,不成敬意,請笑納!”
M·Largs非常喜歡這把琴,接過去反復把玩著。
四
宋老頭告辭回家了。孫子一邊開著車,一邊不解地問:“爺爺,你今天悶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宋老頭得意地捋著胡子:“我這是在教育洋老頭哩。告訴他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民間文學深不可測。歪果仁不下大工夫連邊也摸不到,還充什么漢學專家???”
“你那首丑字歪詩到底啥意思啊?”
“過去的就翻篇了。不提了。我給你講個民間故事吧。”宋老頭捋著胡子說起故事來:
從前,有一只老虎躲在樹叢中想伺機吃人。它看見一只牛老老實實地在給農夫耕地,覺得很奇怪。農夫回家吃午飯時把牛拴在樹陰下吃草料。
老虎走到牛跟前問:“你這么大的個兒,頭上還有鋒利的角,為什么會服服帖帖地給人干活呢?”
?;卮鹫f:“因為人有智慧。”
老虎又問:“智慧是什么?很厲害嗎?”
牛說:“待會人來了你自己去問他吧。智慧確實很厲害。”
人吃完午飯回來了,老虎走上前問:“牛說你有智慧,很厲害。你可以把智慧給我看看嗎?”
農夫點點頭:“當然可以。不過我沒把智慧帶在身上,你在這里等一會兒,我這就回去取。”
不一會兒,農夫拿著一支火把回來了。
老虎急不可耐地撲過來要看智慧,農夫把火把扔到老虎身上,老虎的毛立刻點燃了,疼得撒腿就跑,慌不擇路跌進了水塘里才沒被燒死,只是在身上留下了道道火燒過的痕跡。
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
【文/頌明,本文為作者投稿紅歌會網的原創稿件】